栏目导航: 福建招生考试网 > 中考会考网 > 福建中考 > 厦门中考 > 文章正文
 
最后一个月数学如何复习才能从容应对中考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台海网 2008-5-16 9:06:58

台海网5月16日讯(海峡导报学堂记者 魏文/文 张向阳/图)最后一个月数学如何复习才能从容应对中考?今天,我们邀请长期坚守初三一线的厦门松柏中学高级教师刘大鹏老师为大家提供最后冲刺思路。

名师档案

  刘大鹏 中学高级教师,厦门松柏中学初三年段长,长期担任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成绩突出,为松柏中学优秀教师、思明区优秀教师。

  这一阶段,内容广、容量大、知识点多,因此,从根本上提升知识与能力,是从容应对数学中考的关键。第二轮复习中,如何有的放矢,提高复习的效率,做到事半功倍?以下几方面供大家参考:

注重考法 把握动向

  在第二轮复习中,要了解近几年厦门市中考数学命题的走向,把握中考动向,纠正复习偏差。近几年厦门市中考数学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点源于《数学课程标准》,试题题型大部分来自课本,其中基础题主要根据课本中的练习题A组习题的题型,有的是对课本原题进行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此外,包含一些变式题或自编题,在体现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注重命题的教育价值立意,同时对学生联系实际、分析应用、观察探索、创新思维、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进行考查。

回归课本 夯实基础

  第二轮复习必须回归课本,“读薄”教材,一是通读加精读:理解、识记书中的要领、定理、公式、法则,并从中概括出知识的前后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知识;二是读例题、习题时,自己要重新推演例题,重点是进一步体会,熟练其包含的各种基本技能,找出一类问题的解题技能,领悟所突出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并能综合应用。例如中考涉及的动点问题,既是方程、不等式与函数问题的结合,同时也常涉及到几何中的相似三角形、圆等。

  重读数学课本,可帮助我们夯实基础,强化解题思路的方向感。

针对热点 抓住弱点

  应根据历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

  就中考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一些资料,进行专项训练:

  ①方案设计型问题;

  ②图形变换与开放型问题;

  ③图表信息与阅读理解型问题;

  ④动态综合问题;

  ⑤归纳猜想、探索型问题;

  ⑥数学思想方法问题;

  ⑦几何代数综合型试题等。
综合训练 时间保证

  这一阶段,重点是训练计算能力、解题策略,提高综合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

  具体做法是:基本题,对常用公式、基本题型、基本图形、常用解法、系统归纳,限时训练,考前再过关,重视解题的通法。综合题,针对性训练,综合题可分解成基本题,平时做错的题,再动手做一遍,做题要有序,充分把握得分点,彻底攻下试题陷阱。

  在做题中要注重发现题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绝不能“傻做”。

  从往年中考试卷与今年各份模拟试卷中,精选10份进行训练,每份练习要按时独立完成。在做一道与以前相似的题目时,要会通过比较,发现规律,穿透实质,触类旁通。特别是几何题中的辅助线添法很有规律性,在做题中要特别记牢。对于训练中出错的题目,要及时订正,力争做到考后可以满分,每天保证不少于1个小时进行做题与复习,千万别因为某一次考好就放松了学习,要做到熟能生巧。

回味练习 扫清盲点

  中考部分题型从平时训练的习题中可以找到依稀的影子,因此,不要小看做过的每一份练习。

  阅读过去作业和考卷上做错的题或者平时准备的错题本。自己曾经犯错误的地方,往往是自己的薄弱点,要“主攻”。仅有当时的更正是不够的,要按题型分几块回味练习,扫清盲点,对典型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最后一个月需要加强记忆的内容:零指数、负指数、函数、科学记数的概念,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断定理,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公式、对称轴公式等这些中考必考的知识点。加强这些记忆,既可保证不失分,又可以提高解题速度。

精选做题 最忌贪多

  到现在,同学们都已做大量的题,已经没有必要拿到题就做,因此精选题目是非常重要的。

  精选内容中最忌贪多、求难,应做到少而精,训练时既要有灵活的基础题如选择、填空,又要有一定的综合题,其目的是训练灵活应用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可选择其中三类题做。

  第一类是初看还没有解题思路的;第二类是最近做错的;最后一类是自己以前做得比较慢的。这三类题往往是自己掌握得不太好的地方。因此,要认真做,做完后,还要从数学思想方法上进行总结:它的解法中用到了初中数学中的哪些数学思想?

  一道题的解法蕴含的数学思想,往往为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明了方向。通过挖掘一些题解法中的数学思想,我们就会形成一类问题的解题理念,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如数形结合法、分类法、函数法、几何中添辅助线的方法,来解决三角、几何、代数里面的问题;掌握以二次函数为基架、一元二次方程为基架、圆为基架、三角形为基架的综合题的解题规律,有目的地培养将较综合的题目分解为较简单的几个小题目的能力,这样就能举一反三、化繁为简,分步突破较难的综合题。

加强训练 提高能力

  有的同学平时成绩很好,但考试时往往发挥不出来,这个问题可通过加强训练来解决。

  同学们除了参加学校里的模拟考试外,每周双休日在家对应着中考时间,用与中考试卷结构相同的试卷进行模拟训练,并对每次训练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既可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又可提高适应考试的能力。

特别提醒

  1、考试时解题从易到难,确保70%的基础题不丢分。努力做好20%的中档题,有时间再做10%的难题。对于平时成绩中下的学生,完全可以放弃难题不做,利用剩余的时间检查做完的题目,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2、考试时要按照平时老师规定的答题格式答题。格式要整齐,不能潦草,想好才下笔。避免涂改,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
·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
·北京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
·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
·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
·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
·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
·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
·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
·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强
·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强-中国校友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名单
·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
·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